夯实基础 创新管理 用行动诠释承诺
——西南科技大学饮食服务中心近三年工作纪实
人们常说,“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后勤,后勤稳定看食堂”。搞好高校饮食工作,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为学校稳定发展提供保证,是后勤饮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深化改革,更新观念,抓好内部管理和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新机制是搞好高校饮食工作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西南科技大学饮食服务中心在后勤改革的实践中,坚持发展方向不动摇、改革不停步,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不怕吃苦的饮食人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承诺。在为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的同时,中心的管理工作上了台阶,食品安全有了保障,经营业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员工收入增加,中心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今天的饮食中心食堂:整洁卫生、存放有序、标识明确、各类现代化的食品加工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代替了效率低下、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食品安全卫生得不到保证的手工操作,前来交流的兄弟院校同仁都说:西科大的饮食工作,已经走在了前例。
一、转变机制,促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饮食中心在集团内部率先启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行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制度,提高中心整体收入的同时,较大幅度的增加员工个人收入。
1、打破身份界限,加大人事改革力度。学校在编正式职工保留其身份,承认历史,在保证这部分职工基本收入的前提下,使其再以新的身份进入中心,与外聘员工站在同一起跑线,公平竟争,在中心内部统一了员工管理标准。
2、中心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大锅饭 ”、 按产值、效益的分配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员工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每位员工,想办法,提建议为自身也是为团体的利益作贡献,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提高了工资、福利待遇,使他们的收入达到的超过了校内及周边类似岗位员工工资,极大的稳定了员工队伍,保证了员工队伍质量。
3、公平对待新人,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率先在集团内部为员工购买养老等保险,让员工们有了保障心里踏实。新建立的中心制度注重构建中心新型的劳动人事关系,在坚持规范用工,公平待人的原则基础上,着眼于外聘员工的培养、使用,目前中心90%的管理岗位上都是他们在发挥着中坚力量的作用,在为学校工作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找到了自身发展的平台。
二、坚持科学管理体系,创新规范运行机制
1、中心在管理上坚持规范化;在服务上坚持标准化;在队伍建设上坚持专业化;中心于2006年6月着手导入实施ISO9001&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于2007年11月 5日至7日顺利通过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公司四川评审中心认证评审。通过ISO9001&HACCP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心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中心内部操作过程,而且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中心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中心为师生员工服务的能力。
中心是川内首个实施ISO9001&HACCP管理体系的高校饮食行业,这一体系的成功实施,无疑为广大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提高了消费者的信心,提升了中心对外形象。
2、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坚决执行各项食品卫生操作规范,加强采购、验收、加工、烹饪、出售、保存各环节的质量、卫生检查,严肃处理各类违规操作。
3、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员工手册》(试行)、《制度汇编》),制定相应安全措施、突发事故处理应急预案,长期坚持食品采购索证制、建立进、收货台帐等相应管理制度,由于全体员工的努力,从未发现因食品变质而引起的中毒事故。
4、成立中心质监部,每周进行食品卫生检查,每天例行检查,专人负责中心各食堂的安全检查工作,定期对消防设施、电气管线、天然气管道进行隐患排查,落实安全责任人,按期对配电、锅炉、消防等设施进行年检,特殊岗位工作人员一律持证上岗,多年来,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三、强化服务管理,加大硬件投入,建立新型饮食服务保障体系
为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饮食服务工作上档次、上水平。中心领导主动找出路,努力借鉴省外高校优秀的工作经验,积极地强化服务管理,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建立新型饮食服务保障体系。
为此,我中心已经启用了物流系统,革新原来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信息反馈和物流管理的系统化,进一步规范中心各类物资的出入库管理,加强中心对物资的监控力度。
2008年到2009年,中心为其下的食堂配备全自动化的洗菜机、洗碗机、蔬菜切配机械化系统,并投入了米饭生产线,成立了全自动的肉食加工配送中心。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无论是食品卫生安全,还是食品加工效率,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效的节约中心的用工成本,中心在营业产值提高30%的同时,还减少了15%的用工。
目前,我校所有食堂均已通过食品量化分级标准的要求,其中A级食堂4个,B级食堂2个,并有3个食堂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高校示范性星级标准化食堂”
四、大灾面前无私奉献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学校和后勤领导的指挥下,全体员工众志成城,临危不惧。地震当天,断水断电断气,且余震持续不断,全校师生员工的吃饭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员工们冒着危险,从食堂内取出部分炊具炊具、米、面、鸡蛋,在食堂外面搭建的临时简易灶,从四方八面找来废料作燃料,这种通宵达旦的加工制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当晚整个校园、漆黑一片,唯为各食堂门前炉灶的灯光,给予大家希望,温暖,同学们有秩序的排队,等待喝一碗汤面条、领一个煮鸡蛋。在这一夜,学校免费向师生们提供了5万多个鸡蛋、4千多斤面条,中心员工没有时间关心家人安危、没有合眼休息,但没有让一个同学挨饿,没有让学校领导失望。
大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饮食中心的员工在灾难面前,没有退缩,为全校师生员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多名员工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中心还荣获学校“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除此之外,中心还为北川重灾区抗震救灾的消防官兵送去盒饭、馒头10000余份;并出色完成了理县灾区中小学师生在转移中间的餐饮接待任务,受到省市、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也许,他们当时所做的一切,会被时间渐渐冲淡,中心上下300多名员工,不会被一一记住——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西南科技大学的师生知道,曾经在后勤有这样一群人,灾后,在食品紧缺的情况下,为大家所奉献的这一切,而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西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
五、加强师生交流,共建和谐校园
1、中心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们参与“走近食堂”活动,让学生的亲身参与从采购、制作、售买等一条龙的服务,让学生们体会食堂工作的艰辛不易,让我们的员工更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2、从2006年起,中心每年都会举办“食神大赛”,通过美食比赛为师生和中心间搭建起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
3、从2007年以来,中心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学校美食节,共接待师生近10余万人次,得到全校师生一致好评。至此之后,每年的美食节都会成为我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我校一个盛大的活动。
六、积极应对农副产品价格波动,保障贫困学生基本生活需求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副产品的价格波动比较剧烈,这给高校餐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进一步维护学校正常的生活秩序,中心加强后勤内部管理,挖掘潜力,努力消化涨价对学生食堂的影响。同时拓展采购渠道,控制采购成本,作好贫困生的补助工作,使得学校的伙食和生活秩序得到了保证。通过学校问卷调查情况数据显示,师生近年来对学校食堂工作的满意度为95%,因此中心在2008年度集团考评中获得优秀。
七、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中心凝聚力
如何打造一支凝聚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职工队伍,一直是摆在每个高校饮食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而我中心不断加强对员工各方面技能的培训,力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来适应高校伙食事业的发展。
1、中心除自行定期安排员工培训外,每年都会派送食堂经理、中心管理人员、中心骨干员工到四川省高校伙食专业烹饪培训班学习和参加有关讨论会,统一组织食堂经理以上的管理人员到成都各高校参观学习,提高职工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
2、针对一线员工,利用每年的寒暑假中心定期对他们进行安全、技能方面的培训,以便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为安全、健康、优质的服务。
八、加强对外宣传,促进交流沟通
1、近几年来,我中心在《中国高校伙食通讯》、《四川高校后勤》杂志、四川院校后勤信息网、校园网、总公司后勤网上全面及时地对中心事务进行报道,发稿百余篇,加强了对外宣传力度。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连续3年被评为省级优秀通讯员。
2、做为片区组织者单位,中心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德绵片区伙专会春秋季度的交叉检查,完成省高校伙专会布置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片区高校伙专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片区伙专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推动片区高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工作,促进各高校伙食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
3、从2007年至今,中心被省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授予了两次先进集体奖,有六位同志被授予了年度先进个人,有两名员工获省高校后勤系统信息与宣传工作“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其中“双认证”方面的交流材料被多个省级后勤网转载。
高校饮食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知难而进,狠抓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秩序化管理,主动适应改革新形势的要求, 努力建立一支善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队伍;建立一只技术过硬、作风精良的技术骨干队伍;建立一支爱岗敬业,胜任本职工作的职工队伍,将我校饮食工作推向新的起点,创造新的辉煌。
西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 周红彬 李 理